文字|沉松南
编辑|硅Q
短视频平台上的游戏广告似乎越来越多。看看很多游戏的广告视频就知道了。它们制作精良,玩法新颖,让你跃跃欲试。实际下载进入后,你会发现内容与——“卖羊头卖狗肉”的广告几乎没有任何联系。
正因为如此,此类游戏广告的评论区普遍写满了玩家的“祝福”。
评论区提醒网友:好言好语。
回想起来,上一次此类游戏广告“出圈”还是在《羊了个羊》火爆的时候。当时,玩家频繁观看游戏广告,是为了获得游戏中的特殊道具和复活机会。事情就是这样。曾有网友发帖称,每次看到都忍不住下载,就是为了赌一把。 —— 如果这款游戏的宣传与实际情况相符呢?
一次又一次地给玩家机会,但这些游戏公司似乎从来不珍惜,只是欺骗他们,直到他们彻底失去信任。当然,总有一些人不知道真相。大数据不会放过任何人。
如果发现游戏内容不一致后就卸载离开,那么你至少会损失几分钟的时间。然而,虚假广告仅仅是开始。总有一些玩家会想,“已经过去了,我们再玩一会儿吧”。游戏公司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时间窗口。用不了多久,玩家就会与——有一次奇妙的邂逅。如果是女人,她一定是美丽的、友善的、富有想象力的。还没聊上几句,他就加个微信,甚至做个游戏CP(Coupling,缩写为CP,本意是浪漫的配对);如果是男人,一定是有钱,讲义气,算得上是难得的好兄弟。至于后续的游戏小组的组建、互动和交流,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“我本来不想充电,但她打电话给我听声音、看照片,她是个可爱的女孩。”有过这样经历的网友“高文”告诉记者,但他只充值了68元。
这被认为是及时停止。玩家“一一”在“朋友”的引导下,游戏——围攻的背后是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投入。直到“氪”真的消失了(氪金,游戏圈的一个术语,游戏中普遍的消费行为)。结果关系意外破裂,朋友来去匆匆。用最近的网络流行词来说,就像做了一个搞笑的梦。
不出意外,这些朋友都是“游戏受托人”。该角色可以理解为游戏官方为了活跃游戏氛围、引导用户消费而雇佣的非自然玩家。在圈内,他们也称自己为“游戏推广”、“游戏客服”、或者GS(游戏销售)。同时,大部分受托人都是游戏公司自己聘请的。有的企业甚至达到了除少数研发人员外“全员委托”的地步。
受访者表示,这种在线客服基本上是一种“游戏信托”。
“我们不仅会运营我们公司代理的游戏,还会接受一些外部的游戏。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,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一个支持者。”曾在游戏公司担任“游戏发起人”的乔克解释说,有的游戏公司规模较大,有两三百人,全部都是托管人。员工服务于不同消费能力、不同生命周期的玩家。但归根结底,无非是吸引新客、促销活动。即不断帮助游戏获取新用户,同时刺激现有玩家持续消费。
“有些不够坚强的哥哥,过不了几天就会变得‘硬’起来。”乔可生动地调侃道。强大意味着有钱,而强大则意味着无法再充电。可见,能够持续几个月大采购的老板并不多见。 “我充值金额最高的客户大概消费了10万多元,当月我的佣金是3万元。但在我从事这项业务的六个月里,我的平均工资仍然只有几千元。 ”言下之意就是,这份工作意味着你有一顿饿饭和一顿饱饭。
“我们会对每周消费超过648元的老板进行监控,然后安排人跟进,关注挖掘未来潜力。”已经在游戏公司实习了半年的阿木说道。不过,网络上也有业内人士称,不少“《传奇》”的网页游戏公司曾经看不起月流水低于2万元的玩家。考虑到当时这类网页游戏的受欢迎程度,游戏的年收入往往达到十亿元人民币,这种说法或许是正确的。
2017年传奇网页游戏全年收入数据统计
回想起来,游戏主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已登记了一系列“游戏信托”案件,最早的案件可以追溯到2019年,是一起标准的通过性诱骗引导游戏消费的诈骗案件。大量存在的游戏其实更像是“杀猪盘”而不是游戏。本质上,它并不是依靠游戏内容来粘住用户,而是注重人性。有时玩家以为自己在玩游戏,但实际上他们是被游戏玩弄的。整个过程充满了PUA手法(全称是Pick-up Artist,原本是把妹达人,后来泛指通过精神压制等方法在情感上控制对方的行为)。
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老式技术不但没有消亡,反而在众多广告渠道的帮助下变得越来越流行。
氪金的大佬,定期得“挨揍”
这么好的游戏,为什么还要安排照顾呢?
“每场比赛都有补贴,但也有多与少、良性与恶性、明显与隐性的区别。”乔克解释说,从广义上来说,游戏主播可能不是一种补贴,但很多大型游戏的补贴是为了让游戏在圈内有更大的曝光度,增加吸引力,行为也不错。
业内的共识是,机制成熟的大公司制作精良的游戏,体验粘性强,消费流畅,往往不依赖游戏托管人。真正广泛布局、以刺激玩家消费为主要目的的游戏,大多是小公司制作的“换皮游戏”。 “在我当时运行的一款游戏中,真实玩家与游戏受托人的比例接近一比一。”
游戏是长期主义的,不仅指开发,还指运营过程。中国玩家刚刚输了《魔兽世界》。据悉,上线前的开发投入超过4000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,历时4年。资金和技术投入密集,开发周期长,回报不确定。这些都决定了小微游戏公司往往上不了台面,但仍想分享蛋糕。于是换皮就成了例行公事。
换皮给了小厂家进入的机会,但也注定了他们的同质化产品缺乏真正的竞争力。因此,厂商加装游戏机的行为可以理解为用“人力”来弥补游戏体验上的短板,创造玩家的消费动力。
“当时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拿着公司直接发给我的游戏币,不断提升自己的战力,冲击排名,给服务器里的boss制造压力,甚至会去‘追捕’boss。”但我还是得注意一下自己的分寸。”阿木所说的各种打压行为几乎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标准操作。 ——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,在游戏中变强只需改一串代码。他们利用内部账号来打压赚钱的玩家,比如他们在游戏中的战斗力、公会帮派的排名等。同时,通过适度的言语调侃,增加玩家的消费冲动。玩家充值变强后,游戏机会稍微减弱,以满足玩家的成就感。如此循环往复,直到玩家突然意识到或无法消费为止。
只要充钱,你就可以变得更强,甚至可以在游戏中为所欲为。这是这类氪金游戏的底层逻辑,也是吸引老板花钱的驱动力之一。
游戏公司外部招聘标准
“只要服务器身边有‘氪佬’,消费扣除成本后还能赚钱,就可以继续运营。毕竟有些能赚钱的人一个月花几十万是常有的事, ”阿木解释道。同时,云服务器规模化后,每月租金已降至千元水平,因此出现了很多游戏服务一个老板的极端情况。
“他要的是陪伴感、成就感,我们没那么在意,他想玩,我们就陪他。”乔克坦言,愿意花钱玩换皮游戏的老板其实只是想玩得开心,有成就感。与喜欢竞技的年轻人不同,很多游戏甚至接近全自动,不需要手动操作。 “一个愿意打,一个愿意吃苦。很多老板甚至都知道你是‘嫩’,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只要他开心,玩腻了就会卸载。” ”他不在乎投入的钱。”
当boss退出时,游戏就会关闭。然后开通新服务器,招募新人等等。在幕后,有专门负责吸引新玩家的员工,不断输送新鲜玩家。
拉新靠游说,广告靠短信
招聘,这个流程高文再熟悉不过了。他说的这个可爱的女孩,是他在国内某领先游戏公司出品的一款赛车游戏中认识的。 “我加她好友后,她告诉我赛车游戏好无聊,她正在玩仙侠游戏,很刺激,还想和我一起玩。”
“我当时在玩一个搬砖就能赚钱的游戏,结果发现,要想赚钱,就得先花钱。我花钱之后,确实赚到了钱,但我只拿回了我该赚的钱。”花费。”高文后来意识到,这是游戏为了争取客户而做的封面。
“这些方法效率很低,公司当时定下的目标是每周新增60名玩家,没办法,小公司一般没有钱买量。”乔克说道。所谓购买量一般是指通过广告获得的产品流量。这不仅需要广告预算,游戏收入也会有很大比例被渠道商分成。据悉,目前部分移动应用商城的占有率超过50%。此前国内某领先游戏公司与某手机公司的冲突,主要是股权比例问题。 “吸引不到人,压力很大。有时候玩游戏到凌晨两三点是很常见的。”
“现在短视频广告买量确实比较主流,一方面有按次付费等相对有一定的方式可供选择,其次合作模式不涉及渠道利润分成,总体来说是比较有利的。”购买游戏更划算。”负责国内主要信息流产品广告的何明补充道,从《跳一跳》到《羊了个羊》,微信小程序游戏活跃度的增加也带动了这一广告渠道的繁荣。 ”总结一下,虽然大家都在说流量费越来越贵,但是对于小游戏公司来说,选择也越来越多,很多低门槛的渠道给了他们机会。以前大家都挤在应用商城,小游戏公司其实没有资本曝光。”
来自App Growing 的图表
让数据来证明吧。据移动广告情报分析平台App Growing跟踪整理,抖音渠道各行业广告投放分布中,游戏以34.48%的比例位居第一,接近前两名的总和。美妆、电商等领域达到6分
可见,这些游戏公司现在已经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业务闭环:依靠“换皮”和低成本开发网络游戏,利用往往名不副实的广告来“撒网”获取客户,并通过游戏支持进行定向收获。尽管换皮游戏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,但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内部员工表示,有些可能会在几个月后停止服务。不过好在游戏公司的镰刀也够快。最后,你可以将购买的游戏代码转售给下方,以收回部分成本。
是游戏托,也是陪玩?
只是为了这些乐趣,网上似乎有模板。在社交媒体上使用“游戏支持”关键词,可以搜索到大量“兄弟群”“女朋友群”“一对一关系”的聊天记录。他们的言语一模一样,就像是同一家公司培训的一样。
图片来自知乎@子成
“事实上,确实有训练,持续一个月。”焦克并没有隐瞒,就像销售培训一样。所以GS可能更符合他们的定位,卖道具,卖金币,还有游戏中的陪伴和亲情。然而,却很难逃脱欺诈的嫌疑。
哔哩哔哩法律博主“发山叔叔”曾明确指出,很多游戏托管实际上涉及“欺诈”。 ——个玩家原本无需充值,却被内部员工通过欺骗手段强行创建;员工因充值行为已获得相应的佣金收入;即使玩家确实获得虚拟道具进行游戏消费,也不能否认其通过隐瞒、欺骗手段获取利润的事实;
而有些“游戏托管人”即使不直接接触玩家,也只是依靠公司发放的游戏币和道具来提升账号的战斗力,或者登上区域排名榜首,间接刺激玩家。但这也是对玩家经济利益的极大不尊重。文化部、商务部早在2009年也发布了《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》号文,明确规定除以法定货币购买外,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以其他方式向用户提供网络游戏虚拟货币。
《通知》 一些细节
如今,乔克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。 “收入有限,没有前途。”他总结说,游戏受托人的本质是演员。
标题:我在游戏中担任“托人”,和老板一起玩了一周,但他只充值了68元。
链接:www.ggaan.com/news/rj/15593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用户评论
这个游戏市场定位独特,居然能让玩家在游戏中扮演"托"的角色和老板互动,挺有新意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角色代入感很强,特别是当你深入游戏后,感觉自己真的是那个被指派去陪别人玩的玩家呢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从剧情角度出发,这个设定挺吸引人的,让游戏更加鲜活生动,增加了不少乐趣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虽然是个小插曲,但是这周的游戏体验确实让我觉得有些不一样的幽默感和快意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在游戏中扮演老板的角色其实是挺难的,这需要玩家有极高的演技才能让人信服,“托”的任务完成得也很考验演技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在"玩"老板的时候发现,游戏中的虚拟经济系统相当有趣,给玩家带来了新鲜的游戏体验。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“托”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有些像现实生活中的演员或是模特,他们在特定场合扮演出某种情境的角色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通过这个游戏我理解到角色扮演游戏的多样性和深度,并且感受到了游戏创新的力量。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"一周"的时间限制设定很有意思,有种时间管理学和压力体验的感觉融入其中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68元的充值对很多“托”来说不算小数了,但对比实际带来的娱乐享受,我觉得也是物超所值的体验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游戏中对于老板的性格刻画很到位,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,让人越玩越上瘾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玩了这个游戏后我感觉自己更了解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的乐趣,真是收获颇多的一次体验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"托"这任务设定挺考验玩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心的,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不同的场景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整个游戏过程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游戏观感,让我不再只是简单地玩游戏,而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对于玩家来说,“托”的身份虽然有些尴尬,但体验起来充满了挑战和乐趣,并且让我意识到了角色扮演的魅力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游戏中“老板”对“托”的反馈很真实,这种互动机制提高了游戏的沉浸感和社交性,挺有意思的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"一周"的时间线设定让游戏里的故事有条有理,也增加了玩家的真实体验感,感觉就像真的陪人玩了一周一样。
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游戏对于角色心理描绘得相当到位,尤其是“托”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式,都让人印象深刻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最后发现68元只是门槛,并不能完全体验完整的游戏内容,反而激起了我对更多游戏内购买的期待和探索欲望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